活動目的:
研究人員從事學術研究目的為促進知識的創新、進步和分享,而學術研究是立基於前人研究的結果或著作,並持續累積和精進。基於對學術研究的尊重和信任,社會大眾通常給予相當高的自由和自主空間;然而,這並不代表研究人員可以恣意行事。研究人員多被要求以「誠實」作為行事的核心原則,並落實「負責任的研究行為」。但在研究過程中,總因對研究界線的不瞭解,勿踩研究的禁區,其中不乏「資料蒐集程序不當」、「捏造與篡改(變造)研究資料」、「剽竊與抄襲」、「不當之作者定義和不當掛名」、「重複發表與出版研究成果、申請計畫」等五大類型之不當研究行為。(資料來源:臺灣學術倫理資源中心https://ethics.moe.edu.tw/files/course_intro/intro/p01.html)。
為建立本校教職員生優良寫作習慣的觀念,藉以預防學術抄襲之不當研究行為之產生,本次特別邀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潘璿安助理研究員解說此議題,藉以建立本校教職員生學術倫理之觀念,避免勿觸學術倫理之禁區及讓研究成果蒙受陰影。
活動議程:
15:00~15:20	報   到
15:20~15:30	開場致詞
15:30~18:30	優良的寫作習慣與預防學術抄襲演講及Q&A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潘璿安助理研究員
18:30	                賦   歸
 Pass condition
Grade:60 Fraction
  • undefined
Instructor
林永彩